28365官方网_365bet足彩网上投注_365出款成功未到网讯 “城乡居民个人医保分为两档,一档是每人每年320元,另一档是每人每年695元。”近日,溪口镇芭蕉村便民服务中心一派忙碌,该村第一书记黄华正为来此缴费的村民开展宣传、答疑解惑、办理业务。
“黄书记,我觉得缴费还是好处大,缴的既是看病钱也是救命钱,即使没生病,生产生活无后顾之忧,我马上缴费。”一现场缴费群众说。
黄华今年35岁,于2018年3月由28365官方网_365bet足彩网上投注_365出款成功未到路桥公司选派至该村,担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工作。工作中他把察民情、解民难,强基础、扶民志,抓产业、帮民富作为出发点,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目标,通过激活发展动力、推动产业发展、聚焦群众关切热点、用好用活帮扶单位资源等系列举措,让芭蕉村如期拉开乡村振兴序幕。在他的推动下,该村产业发展兴旺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、村民发展内生动力充足。
激活发展动力
“以前村民内生动力严重不足,甚至部分村民对于乡村发展看法比较偏激,再加上村里无产业无收入,造就了内外贫困。如今芭蕉村从内到外、从上到下、从近到远,都已稳步进入乡村振兴正轨。”黄华说。
溪口镇芭蕉村,曾是全县85个贫困村之一,共有村民701户,其中建卡贫困户、低保户、脱贫监测户、边缘户、残疾人等群体占据一定人口比例,不仅村上产业“空心”,村集体经济也“空壳”。为此,驻村之初黄华决定从激活村民发展动力着手,围绕查民情、听民声、解民忧方式开展工作,进一步现问题解决问题,形成发展共识。
“乡村振兴首先要丢掉‘等’‘靠’‘要’各种消极思想,然后脚踏实地发展生产创造增收。”芭蕉村杨光兵说,今年他50岁,曾是建卡贫困户,如今通过村上引导务工就业以及自身发展产业实现家庭年收入20余万元,所在的家庭也成功获评县级“绿色庭院”荣誉表彰,是该村不折不扣的致富带头人。
据悉,黄华驻村之初,杨光兵的各项贫困条件早已“达标”,一家六口人开支大、自身缺生产技术、收入低,村里为他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以及推进项目,对他重点关注。
“上阵父子兵,人多就是力量大。”
“我对产业发展认识深刻,有些地方发展产业的老板几乎都是来裹老百姓的钱,裹完就跑,产业烂在田间地头……”
“这块地是我家的,修村组干道会妨碍我家生产、破坏我家风水,千万莫去修,要修先问我手上锄头答应不。”
……
黄华想到自身党员身份与驻村工作职责,便下定决心、迎难而上、果断出击,通过入户谈心、推荐他子女就业、改善人居环境、落实帮扶政策、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一记记帮扶“组合拳”,让杨光兵彻底丢掉贫困思想包袱摒弃穷根,顺利激活发展动力,充分实现脱贫致富“弯道超车”。
除村民杨光兵这个突出个例外,该村还有周小弟、陈润香等村民的户籍问题严重影响她们的生产生活,在黄华的贴心服务下,均被逐一解决。
“群众工作,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,而乡村振兴都是围绕村民开展的各种工作,群众工作就得做细做实。”黄华表示,作为驻村干部,既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,更要做好率先发展的带头人,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就能如期实现。
推进乡村产业
乡村振兴分别包括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五项内容,其中,产业是重点,人才是保障,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相关工作,要理清思路、明确任务、因势利导、稳步推进。
“以前村上发展产业有很多失败的案例,不难发现一是对企业情况了解不够,二是对地理环境和发展技术准备不充分,三是对利益联结机制缺少探索,四是对产业市场对接与可持续发展没有过多的思考。”黄华说,过去,村上发展过花椒、水果、养殖、金银花等产业,既有村上名义作引导,也有部分农业企业单方面对接和投入,所发展的产业却因受限于自然条件、技术、资金等突出问题而相继中断,当地村民没有得到实惠,发展思路也被一步步带偏。
为加快产业落地,黄华首先通过村组干部会、群众院坝会等形式宣传产业发展优势、讨论利益联结机制,然后组织村上干部与部分村民赴酉阳、江津等周边区县考察学习产业发展情况。通过产业发展前期准备,群众对村上产业发展有了正确认识,对早日实现增收致富更是翘首以盼。而黄华也严格要求自己学懂弄通产业发展相关技术,并不断辗转县级相关单位,寻求多方支持,先后实现该村饮水安全、电力、通讯、光纤、通组公路等全覆盖。
“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做了充分准备,有产业发展资金、有产业发展大户、有产业发展管护技术,还有产业利益联结机制。”黄华说,芭蕉村发展产业是根据利益连接机制细则,先拿钱再办事,事情干完出成效再拿钱。
于是,该村产业从最初的“企业+农户”“企业+大户”模式调整为“村集体+企业+大户+农户”发展模式,200余亩的花椒逐步拓展升级为1600余亩的黄精、金银花、吊瓜等产业。目前,产业发展实现务工费累计发放135余万元,土地租金55余万元,与此同时,产业发展对村民致富增收形成带动,乡村产业兴旺局面正逐步成型。
“芭蕉村村民非常支持我们进村发展产业,村上干部也为我们发展产业提供了很多的帮助。”溪口镇芭蕉村吊瓜产业负责人肖开永说,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他的吊瓜产业取得一定成效,实现了村企互惠的发展标准。
“村上发展产业,给我的家庭带来不少收入。”村民白朝岗在黄华及村上干部帮扶引导下,充分掌握种、养殖技术,发展生猪20余头,发展油菜40余亩,实现家庭收入10万余元。
“按照村上发展思路,我们村也将把拓展产业成效、完善产业配套设施、提升村民收入为着力点,同时我也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好驻村工作,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,有力推进乡村各项工作。”黄华表示。
(全媒体记者 杨帆)